寶寶學步鞋選擇要領

一、認識寶寶的腳丫

1、腳底脂肪層比較肥厚

因為寶寶的腳掌脂肪層厚,腳掌的足弓尚未發育完全,無法完全吸震,所以寶寶走起路來總是搖搖晃晃,重心無法像大人一般穩固。

2、易流汗

寶寶除了腳掌的脂肪層較厚之外,因為新陳代謝速度較快,所以很容易就滿身大汗。

3、幼兒的足部發育過程

chia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~3歲嬰幼兒遊戲階梯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  / 翟英  

         專家 / 康得瑛 原北京西城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幼兒教研室主任

 

玩是孩子的天性,就連我們大人都會對迪士尼樂園充滿了向往,對好萊塢的各類卡通片百看不厭。其實,玩不僅是兒童的天性,而是人們的共性,只不過在孩童時代,孩子們扮演的是最單一的角色——父母的寶貝,不知壓力爲何物,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快樂。因爲嬰幼兒時期唯一要做的就是玩,孩子的成長不能離開玩耍,而玩耍最重要的形式就是遊戲。

chia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*觸摸書
世一 啟發寶寶左右腦的觸摸書
球球館 寶寶的第一本觸摸書

*翻翻書、拉頁書(翻翻書先,拉頁後期)

chia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韓國嬰兒學哲學逼出精神病,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,韓國前幾年刮起周歲嬰孩補習英語之風,最近又興起嬰兒學瑜伽、學哲學,甚至學走路的風潮。這股早期教育熱潮終於出了偏差,產生了不少嬰兒精神病患者,現在引起韓國上下的關注。

家長拔苗助長 促使嬰兒精神病高發

 

韓國這麼重視小孩教育的社會氣氛,卻產生了不少原先沒料到的副作用。韓國嬰幼兒的精神病患者,已佔總體精神病患的30%至40%。這些嬰兒患病的主要原因是,受到家長的強迫性早期教育的壓力。

兒童強迫性早期教育

兒童強迫性早期教育的壓力。易情緒不安、注意力障礙、認知發達不均衡等。

chia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導讀:所謂的O型腿是指兩側對稱的膝內翻,寶寶O型腿一般可分為輕度、中度、重度三個等級。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中,膝內翻相當常見,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療,只要多注意觀察即可。

要點1 什麼是O型腿

所謂的O型腿是指兩側對稱的膝內翻,小寶寶的小腿通常較短胖,所以其內弓的幅度會看起來更明顯。而這種膝內翻的程度,在小朋友走路時會更覺得像O型腿。

寶寶o型腿的識別與矯正

寶寶o型腿的識別與矯正

chia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導讀:當寶寶晃晃悠悠踏出第一步的時候,父母往往既期待又緊張。其實,走路就是寶寶進入另一個成長階段的象徵。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,只要父母在3個方面多加註意,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。

事項一: 注意寶寶骨骼

有些寶寶在學習走路時會出現踮腳尖走路的行為,這到底正常還是異常呢?

父母可觀察寶寶踮腳尖走路的頻率來判斷是否為異常現象,若寶寶有用踮腳尖的方式走路,有時恢復正常狀態,則勿需擔憂。

嬰幼兒學走路

嬰幼兒學走路,爸媽該注意哪些事?

chia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∕台大醫院牙醫部一般牙科主治醫師 楊湘

執行∕王紹媛

 

寶寶六、七個月大時,乳牙開始相繼萌發出來,乳牙好壞可能影響日後恆齒發展,因此在寶寶還不會自己刷牙前,照顧者須負起寶寶口腔保衛工作。每次吃完奶後,以適當硬度的小牙刷或棉花棒,來清潔牙齒,確實作好口腔清潔,亦可避免或減少罹患口腔疾病的機會。

寶寶平均約六個月大時從下顎的大門牙開始長牙,但也可能提早到三、四個月,或延後至十一、二個月才長牙,通常前牙會有前後六個月的差異,後牙的差異甚至可達一年。大約到二歲半時便長滿完整的二十顆乳牙。

chia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獻給想懷孕和正在懷孕的准媽媽們!請用知識給寶寶贏在起跑線吧!

懷孕第一個月

主打營養素:葉酸

作用:防止胎兒神經器官缺陷

補充葉酸可以防止貧血、早產,防止胎兒畸形,這對妊娠早期尤為重要,因為早期正是胎兒神經器官發育的關鍵。孕媽媽要常吃富含葉酸的食物,如面包、面條、白米和面粉等谷類食物,以及牛肝、菠菜,龍須菜、蘆筍、豆類及蘋果、柑橘、橙子等。除了食補以外,還可以口服葉酸片來保證每日所需的葉酸。

chia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HECK!寶寶口語表達力

育兒生活 10月號 NO.233

採訪/陳俐君
諮詢/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語言治療師 黃佳真
參考/家有聽語兒─幼兒語言問題面面觀(信誼基金出版社)

chia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-1歲寶寶基本動作發展的輔助要領

  「翻身、坐、爬、站、走」是嬰兒期發展的五大動作,每個動作是否依適當的時機發展,對寶寶來說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。父母應該在寶寶各階段的動作發展上適時給予輔助,讓寶寶能在成長的過程中,獲得最佳的學習成效。

  0~1歲的嬰兒時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變化最大的階段段,無論是食物的攝取(由液體變成固體)、語言的發展、腦部的成長...等等,「翻身、坐、爬、站、走」五大動作的發展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變化。

  多數的父母會對寶寶究竟幾個月時應該會翻身、會坐、會爬、會站、會走而詢問醫師,深怕自己的寶寶發展狀況出了問題。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小兒科醫師吳芬芬表示,寶寶的各項動作發展因人而異,有些寶寶發育得快,有些寶寶發育得慢,她提供了「嬰兒粗動作發展評表」供家長參考,並提醒家長當寶寶各動作的發展進度落在顏色較深的部份,即表示該動作的發展是屬於後面的90%部份,就該注意囉!

 

從出生起注意骨骼狀況

 

  骨骼的發育也是粗動作發展中重要一環,台北馬偕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士嘉表示,通常嬰幼兒若有骨骼方面的問題,都可以在出生時就察覺出來,而且愈早發現治療的效果愈佳,嬰幼兒常見的骨骼問題為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,父母可在寶寶約二~三個月左右,觀察寶寶腿部活動的狀況,如果發現寶寶兩腿的長度不一,且髖關節皮膚有明顯的紋路,最好帶寶寶至醫院檢查。此外,有時寶寶的關節會發出聲響,通常都無大礙,但為求安全起見,劉士嘉醫師建議當家長懷疑寶寶的骨骼發育有問題時,還是須由專業的醫師做診斷。

 

chia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